民谣已死?马頔《南山南》背后的音乐变迁

民谣已死?马頔《南山南》背后的音乐变迁

几年前,马頔在综艺节目《我是唱作人2》中的一句“爷们儿要脸”意外成为网络热梗,令许多人纷纷模仿和调侃。这句看似平常的话,却道出了不少年轻人的心声,仿佛在提醒大家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。然而,令人唏嘘的是,这样的热梗与当年的经典民谣《南山南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后者如今却已悄然淡出大众的视野。

当时,马頔在节目中神情坚定地表示:“《南山南》这种歌,说实话,分分钟写出来,不用一星期,三天。”他的这番话瞬间引发了热议。马頔随后解释说,自己录节目时喝了酒,状态正好,才有了这样的直率表达。虽然他的发言在酒后显得有些冲动,但无疑反映了他对音乐创作的真实态度。随着这段视频的走红,马頔的“要脸的爷们儿”形象也迅速传播开来,但这也让人们不禁思考:那些曾让人泪目、动人心弦的民谣究竟去了哪里?

如今,短视频神曲几乎成为了主流,民谣的影响力却在逐渐边缘化。每周都有新歌涌现,曾经让人感动的旋律逐渐被人们遗忘。马頔的《南山南》虽曾风靡一时,但在当下的音乐环境中,似乎已难以再引起共鸣。新一代听众在算法的喂养下,似乎很少会再追问:民谣,这一曾经的音乐代表,究竟该往何处去?

回顾民谣的辉煌,似乎可以追溯到2020年。当时,《乐队的夏天》成为最受欢迎的综艺之一,主打民谣的“野孩子”因坚持原创而选择退赛,留下“真正的民谣不是流行,而是流传”的名句。尽管这句话引发了热烈讨论,但不久后,民谣再次沉寂。无论是“野孩子”还是其他民谣歌手,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快速变迁中个体处境的关注,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声音也渐渐被淹没在喧嚣中。

民谣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和诗意,而这种特质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中显得格外珍贵。老狼、小柯等校园民谣的代表,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。那些关于自由、理想、生命与爱情的歌词,曾经打动了无数年轻人的心。然而,当电视和mp3不再是主流媒介,民谣也随之进入了互联网的舞台,马頔等新一代民谣歌手开始崭露头角。

有趣的是,许多当红的民谣代表并非因原创而出名,而是因翻唱而广为人知。马頔的《南山南》便是因综艺传播而被大众熟知,成为流行的金曲。然而,随着短视频的兴起,民谣的地位似乎正被逐渐取代。如今的年轻人,耳边充斥着短视频神曲,那些曾经的经典似乎只在KTV中偶尔被提起,真正走入生活的却是新一代的旋律。

在这场音乐的变革中,民谣的处境令人担忧。曾经的流行规律是,当热度达到顶峰后,随之而来的便是下滑与坠落。许多金曲在一段时间后被听众逐渐遗忘,逐渐淡出视野。即使是那些因民谣而走红的歌手,也开始尝试撕掉“民谣”的标签,寻找新的创作方向。马頔的表达或许并不严谨,但却真实地反映了他对音乐的期待与追求。

随着创作的深入,音乐人们也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。他们渴望突破,寻找新的灵感与创作空间。然而,标签一旦贴上,想要摘除却并非易事。马頔所说的“分分钟写出来”,反映了他们对创作的厌倦。在流行音乐的洪流中,民谣的可预测性让它逐渐失去了吸引力。年轻人希望能听到更多新鲜的声音,而不仅仅是重复的旋律。

民谣的未来并不明朗,但每一位音乐人都值得认真思考自己的创作之路。或许,借着马頔那句“爷们儿要脸”,他们可以稍作停歇,回归真实,写下那些真正走过的路、见过的人和感受到的情绪。因为打动人心的作品,靠的从来不是热度,而是诚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如何收藏自己的微信二维码?在哪保存?
大冒险有哪些经典惩罚?(大冒险的经典惩罚)
马化腾为什么这么低调而马云,王健林那么高调?